我讀研究生時,授課教授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,每個小組選擇一個題目,然後圍繞題目分組討論。學期結束之前,要求每個學生針對本組的題目進行一次專題發言。我組的題目是“雙語學校教育的重要性”。我所負責的具體專題是雙語學校教育對新移民的重要性。於是我準備了發言提綱---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,每年有XX萬的新移民,XX萬的非法移民;由於英語水平不夠好,導致新移民們工作難找、工資低廉、甚至鋌而走險,違法犯罪等等。為了論證這些論點,我必須查找資料數據來充實我的內容、豐富我的演講、強化我的觀點......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,我在尋找材料、組織觀點方面的能力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。
美國的中學教學也實行類似學分制的方法--學生必須完成規定的學分或課時方能畢業。除了必修課程之外,學生還須在外語、體育、藝術、文科和科學等各個領域裡選修必要的課時或學分。校方只規定每個學生必須在各個學科領域修滿多少學分或課時,學生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課。這種選課形式增強了學生的自我選擇意識。美國學校 雙語學校 國際學校 新竹美國學校 美國中學 美國大學 美國留學 托福TOEFL ibt American school international school
2000年總統候選人進行了第一次電視辯論之後,我從電視看到美國一所大學政治課的實況轉播。老師提出一個個問題“你們認為昨晚辯論中哪位候選人發揮得更好一些?為什麼?”“看了辯論以後,靜脈曲張,有誰改變了自己過去的支持傾向?為什麼?”“你認為哪位候選人應該在哪些方面進行改進?為什麼?”這些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,就看各自如何發揮與自圓其說。教師的評分標準也不是根據學生的立場或觀點,而是根據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臨場發揮。
即使是在傳統的課堂教育中,美國老師也很注重與學生的交流。如果課時一小時,老師通常只講四十五分鐘。餘下的時間解答學生的提問。美國人認為作學問包括“學”和“問”。只學不問或問不到點子上,說明學的還不夠紮實(參見《給年輕家長的一點兒建議(三)》)。
美國學校自主性雙語學校 國際學校
由於美國學校“下課早,作業少”,學生的課外時間就相當寬裕。不自覺的學生很容易放任自流、自暴自棄,甚至走上犯罪道路;但對於有追求、有理想的學生來說,則提供了充分時間與廣闊空間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。比如閱讀課外圖書;學習音樂美術;參加體育鍛煉;參與科技活動等等。好些美國的傑出人士都是從小就奠定了自己的終身愛好。比如像比爾·蓋茨、《泰坦尼克》與《阿凡達》的導演詹姆斯·卡梅隆(參見《給年輕家長的一點兒建議(二)》)。
寫作是美國教育非常重視的一門課程,教師經常指定論題讓學生練習寫作;對於高年級的學生,教師還要求學生自己提出論題、獨立完成研究、各自撰寫論文。在批改這類作業時,教師沒有預定的“標準答案”,一切取決於學生的作業能否自圓其說。這就為學生的創造性與想像力提供了巨大的空間。
侄子的指導教授帶十名研究生,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。每個星期教授會與自己的學生單獨談幾次,詢問學生的學術研究有何進展等等。如果教授發現某學生目前正在研究或關注的課題是很新穎的。教授就會讓該學生準備作一次專題講座。那位學生就要圍繞著自己的專題收集資料、繪製圖片、準備講稿。屆時,學生的指導教授與有關教授、學生都會前來“聽課”。他們照樣會舉手提問、請教講課的學生。其結果是指導教授從自己的學生那裡獲得了新的知識,而學生在專題的準備和講演之中獲得了經驗、增加了自信、也加深了對那個專題的理解。
美國的專家和學者們普遍認為:大學教育主要不是傳授知識,因為知識是無窮無盡的,不能靠美國學校老師來教。老師和美國學校只是教學生一些學習方法,以便學生用那些方法去舉一反三解決今後面臨的課題,融會貫通地獲得更多的知識。
侄子從清華大學畢業之後來美國考研讀博。他告訴我美國的大學教育與清華的教育“差別非常之大”。這種差別絕不僅僅體現在教育經費的多少和科研設備的好壞。更重要地是體現在教育觀念上,冰條。比如,美國的教授很少是由本校畢業生留校擔任,因為美國的專家和學者們認為“近親結合”會造成“知識的退化”;美國教授明確表示自己的學生應該而且必須超過自己,否則社會就不能發展,科學就無法創新;美國教授坦率地承認老師不可能什麼都懂。學生懂的知識,老師不一定懂,所以他們不恥下問。
討論會(seminar)也是美國學校很常見的教學形式。討論會一般有兩種,一種是課堂裡即席發言討論;另一種是讓學生作比較充分的準備,然後進行專題發言。美國學校的老師通常只是引導和啟發學生積極發言、各抒已見。儘管大家的觀點可能嚴重對立,但只要各人能自圓其說、自成一體,狐臭,依然可以得高分。
教育的自主性同樣表現在課堂教學。美國的大部份課程不再需要“上課記筆記;下課對筆記;考試背筆記”。而是啟發學生自己想方設法去充實自己。從小學開始老師就常常佈置學生做一些項目(project),培養孩子自己開動腦筋、收集資料、自圓其說(參見《漫談“批判式思維”與“建設性思考”》)。
由於沒有班級的範圍,托福TOEFL ibt 美式教育也就沒有了班主任的概念。但美國的美國學校裡有一些教師擔任學生顧問,每個學生都要和自己的學生顧問商量討論課程的選擇,清境農場;必要時,學生顧問也會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繫;畢業之前,學生顧問會與學生及其家長討論升學的方向、目標、美國學校的選擇等等。這些又都培養了學生從小就接受專業人士忠告的良好習慣。
好推薦: